——“我是山村娃,有個科技夢”主題科普研學活動在京開展
5月3日,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平安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科技日報社與中國科學報社共同支持的“我是山村娃,有個科技夢”主題科普研學活動在北京開展。作為活動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邀邀請到博物學家、極地探險家段煦,為來京研學旅行的100名“山村娃”帶來了一堂趣味橫生的極地科普課——《南極那些事》。
圖為段煦為學生講述《南極那些事兒》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向南極點進發。當時,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代表挪威,也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向南極點進發。兩支隊伍路線不同,經歷也完全不同……”段煦老師分享的南極故事從110年前南極點之爭開始,阿蒙森隊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隊則于34天后才抵達,成為第二個到達南極點的探險隊。
“但是,這并不代表在南極探險歷史中阿蒙森的地位高于斯科特?!倍戊阍掍h一轉,他給出了在南極考察時拍攝的“Terra Nova小屋”照片?!霸蚓驮谶@里”,段煦告訴認真聽講的孩子們,“這所100多年前由斯科特探險隊建造的小屋,留存著許多斯科特團隊做科學實驗時留下的科學儀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斯科特也沒有放棄團隊所取得的30多磅重、來自南極內陸的地質標本,這些都是我們人類重要的科學遺產?!?/p>
圖為段煦拍攝的南極自然景觀
挪威人阿蒙森直來直去贏得第一,斯科特則帶領隊伍不斷進行著科研,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團隊也沒有放棄這些重要的科學成果?!霸谖已劾?,斯科特是英雄,因為他有心系祖國的赤子之心和堅持不懈的科學家精神,這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倍戊阏f。
圖為段煦拍攝“蠢萌蠢萌”的豹型海豹
從南極科考的歷史出發,段煦向研學的同學們分享自己精彩的見聞與思考,從信天翁講到阿德利企鵝,從豹型海豹講到南極虎鯨,段煦用自己拍攝的影視資料展現南極島上動物們的憨態可掬和自然景觀的瑰麗奇特,用親歷者的口吻講述氣候變化對南極生靈的惡劣影響。
南極洲的白眉企鵝雛鳥在小水坑中學習游泳技能
要知道,南極大陸不但不是一片死寂,而且擁有著全球最大的浮游動物群(如南極磷蝦、各種端足類),并以此養育了那里數以萬計巨鯨、各種海豹以及幾種南極企鵝和幾十種海鳥;南極洲的夏季盡管短暫,但卻是最熱鬧的,在羅斯海,帝企鵝在浮冰區尋覓食物,而它們每日都需與海豹、虎鯨之間上演著弱肉強食的生命大戲……段老師的講座圖文并茂,同學們聽得興趣盎然,紛紛與之互動。
圖為段煦拍攝“南極大陸地主人—帝企鵝(大)”
“今天段老師的講課太精彩了,斯科特的故事讓我對南極科考探險者的勇氣與科學精神充滿敬畏,可愛的帝企鵝與海豹讓我對南極科考充滿好奇與向往,我希望自己不斷努力學習,將來要向段老師一樣探索神奇的南極?!毖袑W學員、來自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永安明德小學高檬汐說,并將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畫,贈送給了段老師表示感謝。
圖為河南汝陽項目校孩子在線觀看
圖為廣西項目校孩子在線觀看
為了兼顧更多熱愛研學活動的青少年,段煦老師的科普講座通過線下活動、線上直播的形式,為“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項目千所鄉村小學同步展示,讓科技趣味和科學家走入鄉村,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據了解,“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致力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所開展的提升全體青少年科技素養的項目。自2019年6月啟動以來,已在河南、廣西、云南、甘肅等27個省1039所鄉村學校捐獻了約38萬本教材、10萬套實驗包,通過線上線下總計培訓農村學校校長、老師10000余人,受益學生超過3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