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3月18日,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開河,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標志著2021—2022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
“本年度黃河凌汛期歷時117天,開河日期較常年偏早7天。最大封河長度714千米,凌情總體平穩,未發生凌汛災害?!?月21日,在水利部舉辦的“黃河防凌”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介紹說。
圖為發布會現場??萍既請笥浾?/span> 付麗麗 攝
凌汛是什么,有哪些危害,與夏汛有何不同?凌汛雖然已經結束,但據水利部消息,3月17日,我國南方地區已進入汛期,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5天,今年防汛形勢又是怎樣呢?
不只是冰凌汛危害極大
也許有人會說,凌汛不就是冰嗎,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一個水文過程,通常發生在我國北方河流冬季封河期和春季開河期。其危害極大,冰凌有時可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彼啃畔⒅行母敝魅蝿⒅居杲忉屨f。
在我國,黃河、黑龍江、松花江等江河均不同程度存在凌汛現象,黃河干流因特有的幾字形河道調整,凌災發生的幾率高,是我國凌汛防控重點區域。
劉偉平介紹,本年度黃河凌情呈現出首凌及首封日期晚、封河長度短、封河流量大、槽蓄水增量小、開河時間早等特點。2021年11月22日出現流凌,12月16日開始封河,2022年1月24日最大封河長度達714千米,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和寧夏河段。
同樣是水,凌汛和汛期洪水有何不同?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表示,第一,發生的重點河段不同。黃河凌汛寧蒙河段比較突出;夏季汛情則主要發生在黃河下游。第二,季節不同。黃河夏季汛情主要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季汛情則在9月、10月,而黃河凌汛期一般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第三,洪水成因不同。夏汛洪水的主要成因是暴雨;凌汛洪水一是因冰蓋融化,槽蓄水增量快速釋放而引起的河道漲水;二是因流冰阻塞引起的局部河段漲水,或大量冰塊在彎曲狹窄的河道內發生堵塞,形成冰壩,從而造成嚴重凌汛。第四,水位流量表現不同。流凌封凍期或開河期,部分過水斷面被冰凌阻塞,往往造成水位上漲,一般封河后水位較封河前抬高1-3米,流量小、水位高是冰凌洪水的突出特點。第五,成災速度不同。凌汛造成河水下泄受阻,水位急劇抬升,嚴重威脅甚至造成堤防潰決。
“黃河凌汛的危害不容小覷?!币ξ膹V說,輕則淹沒灘地村莊,妨礙引水工程、水電站正常運行;重則破壞橋梁、水工程,甚至堤防潰決、決溢成災。由于在短時間內造成災害,轉移群眾難度大,對群眾生命財產威脅甚大。
澇旱并重今年汛期形勢不容樂觀
“經過初步研判,今年汛期澇旱并重,北部、南部發生洪水的可能性較大,北部重于南部。中部發生干旱的可能性較大?!眲テ秸f。
具體來講,嫩江、松花江、黑龍江、海河流域的中北部水系,黃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涇河、汾河,都有可能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南部長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東南沿海諸河有可能發生區域性洪水。中部長江中游、漢江下游則可能發生區域性干旱?!翱傮w看,今年的水旱災害形勢不容樂觀?!闭勂疬@些,劉偉平頗為憂慮。
鑒于形勢復雜,劉偉平表示,要加快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提升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能力,抓緊修訂應急響應體系工作規程,實現關口前移。
“同時,要強化水利工程的調度運用?!眲テ秸f,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核心是三大件,水庫、河道堤防、蓄滯洪區,要精準掌握這三類工程的情況,科學制定、及時完善水工程的調度方案,精準調度運用各類水利工程,充分發揮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綜合減災的功能。
多年實踐證明,防洪工程體系在確保封開河凌情平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姚文廣表示,黃河的防凌工程體系包括水庫、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應急分凌區等。以本年度為例,凌汛初期,適當加大水庫下泄流量,既預留劉家峽水庫防凌庫容,又滿足寧蒙河段秋澆和冬灌用水需求。開河期,通過壓減劉家峽、海勃灣等水庫下泄流量,尤其是進入3月份后,劉家峽水庫按不大于350立方米每秒流量下泄,減少進入內蒙古河段水量,確保河段行凌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