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國巴布拉漢研究所科學家在近日出版的《電子生活》(eLife)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名為“成熟期瞬時重編程”的新方法,可在不喪失人類皮膚細胞特殊功能的情況下逆轉“衰老時鐘”,讓這些皮膚細胞“返老還童”30年。盡管這個課題仍處于探索初期階段,但它可能會徹底改變再生醫學領域。
總編輯圈點|“重編程”讓皮膚細胞“返老還童”三十歲或徹底改變再生醫學領域
-
-
經過10年的仔細分析和審查,美國能源部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對撞機探測器(CDF)合作項目的科學家7日宣布,他們實現了迄今為止對W玻色子質量的最精確測量,W玻色子是自然界的載力粒子之一。利用費米實驗室CDF收集的數據,科學家們現在已經以0.01%的精度確定了粒子的質量,這是以前最佳測量值的兩倍。
總編輯圈點|W玻色子質量迄今最精確測量完成比標準模型預測值高七個標準差
-
-
英國《自然》網站6日公開的一篇論文,描述了覆蓋人類整個生命周期的大腦發育標準參考圖。這些參考圖向人們展示了人類大腦是如何在生命早期迅速擴張,并伴隨著生命的足跡而緩慢收縮的,未來可用于全年齡段的腦健康數字化評估和疾病診斷。
總編輯圈點|從胎兒到百歲,整個生命周期的人腦發育圖公布
-
-
為了尋找新疫苗等藥劑,制藥業會定期檢查數千個相關的候選分子?,F在,一項新技術允許這一切在納米尺度上發生,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將疫苗等產品的開發速度提高100萬倍以上。相關論文發表于5日的《自然·化學》雜志上。
總編輯圈點|只需七分鐘即可出結果新工具將疫苗開發速度提高百萬倍
-
-
被譽為生命科學“登月計劃”的人類基因組測序再次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科學團隊端粒到端粒聯盟(T2T)發表了第一個完整的、無間隙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首次揭示了高度相同的節段重復基因組區域及其在人類基因組中的變異。
總編輯圈點|解密最后的“空白區”首個完整無間隙人類基因組序列公布
-
-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開發出一種新冠病毒傳感器,可同時提高準確性和檢測速度,有望徹底改變病毒檢測方式。在29日《納米快報》上發表的這項新研究描述了該新傳感器,它不需要樣品制備和操作專業知識,與現有的檢測方法相比具有強大的優勢,特別適用于大規模群體檢測。
總編輯圈點|兼具PCR和抗原檢測優勢新傳感器或徹底改變新冠篩查方式
-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團隊開發了一種技術,可實現活體內的實時成像并取代傳統的活檢。在28日的《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高速3D顯微鏡MediSCAPE,其能捕獲組織結構的圖像,以指導外科醫生定位腫瘤及其邊界,而無需活體取樣分析病理結果。
總編輯圈點|讓診斷不再需要活檢 高速3D顯微鏡可實時觀察活組織細胞
-
-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植入的生物支架,可產生和釋放CAR-T細胞來攻擊癌性腫瘤。近日在一項涉及小鼠淋巴瘤的概念驗證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植入物治療比傳統的CAR-T細胞癌治療更快、更有效。
小鼠淋巴瘤概念驗證研究證明可植入生物支架能產生抗癌CAR-T細胞|總編輯圈點
-
-
英國《自然》雜志24日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指出,銀河系可能經過了不同的演化階段,其起點是約130億年前盤族恒星的形成。這一結果來自對近25萬顆恒星年齡的精確計算,推動了我們對銀河系形成歷史的認知,尤其是銀河系形成的早期階段。
對二十五萬顆恒星年齡精確推算顯示——銀河系歷經不同演化階段|總編輯圈點
-
-
英國《自然》雜志23日發表的一篇電子學論文,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團隊報道了一種極其富有彈性的可穿戴顯示器,具有很好的明亮度和機械穩定性。該設計將成為實現高性能可拉伸顯示器和電子皮膚的重要進展。